close

undefined

Netflix新劇-〈絕世網紅〉描述曾貴為千金的徐雅莉,在父親破產以後成為上門販售化妝品的銷售員。從不使用社群軟體的他,某天因緣際會下發現從網路竄紅並能瞬間致富的秘密,一步一步走向自己成功的藍圖的故事。然而,故事開始不久,時間限便拉到現在,大家傳聞網紅徐雅莉已過世,卻看到雅莉的現場直播而陷入混亂。在這之間,又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

從劇情設定可想而知是十分肥皂劇的戲碼,但這部劇探討的母題卻十分吸引著我。可能有鑑於近來對社群現象的觀察,〈絕世網紅〉這部劇道盡了MZ世代網路成癮的年輕人們的心聲。

 

1.人人都有一夜成名的機會

有別於必須透過選秀發跡的年代,現在只要將影片拍下放上YOUTUBE,便可以建立一個頻道;或是將照片上傳IG,主題式的經營便可以創造個人風格。建立幾個HASHTAG或關鍵詞,人們便可以輕易找到你的頁面。只要找到自己的受眾群,每日更新,堅持不懈,終有成名的機會。而劇中徐雅莉找到的第一個作弊的方法,便是在名人的頁面上露出。高中同學吳敏惠隨手一拍,標記了雅莉的帳號,便有許多對雅莉關心的粉絲跑過來追蹤。加上雅莉出色的外表及獨出一格的穿搭,使得粉絲數持續穩定的上漲。

 

2.依照名氣劃分的網紅階級

以前說讀書可以讓貧民翻身,現在直播一開,團購一熱銷,誰都可以翻轉自己的命運。網紅安琪拉光線亮麗的外表背後,是受人包養與陪睡累積資金。劇中佳賓會的成員,除了彩熙是出身名門貴族的純血「名媛」,其他人都是用這些作弊的方法取得名氣。說來諷刺,現實社會以金錢多寡劃分階級,網路社會以名氣高低劃分階級,無論在哪,都沒有公平可言。網紅們依照粉絲數量被分類、被標價,十萬粉絲等級、百萬粉絲等級。劇中徐雅莉一夕之間超越佳賓會等人的粉絲數量,成為百萬網紅,因此引人眼紅,更引來殺機,虛榮心透過網路世界一再放大,圖的究竟是什麼呢?

 

3.成為網紅,就掌握話語及聲量

「網紅」又好像一種「意見領袖」,穿的衣服、用的物品都成為粉絲爭相流行、趨之若鶩的目標。劇中一開始流行的高跟鞋,地鐵中人人一雙,但是他真的好看?真的適合每個人嗎?從眾效應從網紅進而影響到粉絲,花大錢只為了追求自以為大眾認同的「審美觀」。而網紅開直播澄清事件、造謠是非的景象,也說明了這個世代人云亦云的可怕。幾張對話截圖可以藉由修圖軟體竄改,就連直播也可以藉由AI技術偽裝,〈絕世網紅〉在在揭露這個時代被網路宰制的我們,將面臨的考驗。

 

4.被虛假渲染而膨脹的嫉妒心

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雅莉接受@__bbbfamous的幫助得到佳賓會成員成功的秘訣,自己也不知不覺變成愛慕虛榮的網紅,在宴會上被彩熙潑了一身紅酒,自己卻能輕描淡寫地說出將洋裝買下來就好了的話,他才意識到自己早已被混亂的價值觀混淆,變得失去了自我。這也說明了為何@__bbbfamous會有如此極端的舉動:「你們吃一段飯就花掉我一個月的薪水,憑什麼你們可以如此驕傲囂張?」,原本看似認同自己價值觀的粉絲,一夜之間也可以變成落井下石的黑粉,挖苦別人、看人落魄的樣子就能平衡並彌補自己自卑的心靈,這是什麼恐怖而扭曲的心態?

但不得不承認的就是,這已是時下人們生活的常態。

龍哥和我一起觀賞〈絕世網紅〉,從來不用社群軟體的龍哥看到雅莉被拉黑後,粉絲在背後刷留言的第一反應是:「到底乾那些人什麼事?」是啊,一個與你毫不相干的人所發生的事情,到底跟我們有什麼關係?為什麼Dcard上面會有那麼多的匿名討論,從針對事件本身到挖出網紅的黑歷史,這些到底對我們的生活有何幫助?答案是否定的,但不得不說我也好愛看人們這樣一來一往的討論,那究竟是什麼心理?因為生活無法企及這樣的奢華與光鮮亮麗,所以當網紅跌入神壇的時候,會有一種「啊!他不過也就如此」的心情吧。

從近來人氣Youtuber劉芒翻車的事件便可以看出許多端倪。當然,這個人的人品本身好不好不是我想要討論的重點,但當人們發現真實的劉芒與過往他在檯面上的形象產生明顯的對比與落差時,不免還會產生「背信感」。那是一種對理想的自我破滅以後產生的憤怒的感覺,接著便是想藉由網紅人設崩壞來補償自己也沒那麼糟的心態,說到底,這對於躲在螢幕後面的人們是舒壓的手段,但對於整個網路風氣甚至網紅個人的處境而言,似乎已變成一種變相的大型修羅場。

 

5.真相比更多的刺激來的不重要

試想,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偶有犯錯,但不太有機會接受這麼大規模的凌遲與謾罵。

做錯的事需要及時導正與解決,但這不太是大家所關心的,甚至應該說,事件是否得到如實的解決,也不太是我們這些旁觀者所能驗證到的。比起查證事件的真實原委,人們要的是更多的刺激。越勁爆的消息越能激起百無聊賴生活裡的一點興奮,如同近來的新北市幼教老師餵藥案以及METOO事件。在事件爆發的當下保持著約莫1-2天的熱度,再來,便逐漸被人們遺忘。即使有後續報導,也大多不再是人們爭相關心的。

「抖音一響,父母白養」僅有15秒的短片平台-抖音,也是這樣在影響著我們的孩子。短短幾十秒的影片就能抓住人們眼球的原因是什麼?擷取事件高潮、最吸睛的部分,便是短影片能引領潮流的關鍵。總是在接受高度刺激的孩子,面對需要閱讀、需要醞釀的文字,根本食不下嚥。他們真的只是簡單的坐不住嗎?資訊越發達,他們懂得越多,但幾十秒的影片裡,並不會告知事情的來龍去脈,無法查證的情況下除了造成孩子專注力不集中外,對媒體識讀的能力更是大幅下降。以前是食物講求快速,而掀起一震波瀾的「速食」危機,現在的孩子將面臨訊息轉換快速,來不及判讀的「速食」危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韓劇 觀後感 絕世網紅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意雯問號 的頭像
    意雯問號

    疑問的日常❓

    意雯問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